《1》 记得第一次去油画老师的工作室,墙边立着一排已经完工的作品。 如今只记得其中一幅肖像画。 金发碧眼的贵妇人,身着大红缎面长裙,侧身立于画面中央。 身边架着一套银色铠甲,用大红的玫瑰装点着。 红棕色的背景前,衬着厚重的红色幕布。 它庄重、华丽,与周围清新的山水图、田园图,都不同。 当时问老师,为什么不把它裱起来。 老师一边提起画仔细端详,一边解释: “装裱前要上一层光油,但画还没彻底干透。”  一幅油画完成后,要先晾上几个月。 表层的颜料虽然几天就能晾干,但内里还没有干燥固化。 急着刷上光油,颜料没法干透,以后画面容易变色发黄。 等待的过程虽然漫长,却很关键。 这几个月里,画或许会落灰,变得暗淡,但当光油刷上的那一刻,它会重新焕发光彩。 这倒是和岩茶的褪火有些相似。 焙完火的岩茶,也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。  《2》 作为岩茶制茶流程的最后一步,焙火不仅能稳定发酵效果,延长茶叶的储存时间,也能使其展现出独特的风味。 但同时,炭火也会给岩茶带来“火气”。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刚焙完火的岩茶,就是一块烫手烫嘴的热豆腐。 喝刚焙完火的岩茶,会有强烈的燥感。 喝起来喉咙发干,茶味也被火气掩盖,滋味浓烈。 因此,喝岩茶之前,要先让它经过一个褪火期,散一散火气。 不同火功的岩茶,褪火时间也不相同。 轻火岩茶,火功不高,吃进去的火也少,褪火期就稍短些。  以如今武夷山文火慢炖的焙火风格来看,焙火重在去水保香,茶味依旧鲜爽。 这样的轻焙火茶,褪火期最多也只有半个月。 而按照传统岩茶的焙法,茶叶基本都要吃足了火。 足火岩茶的褪火期,在三个月到半年左右。 漫长的褪火期过去,茶香才能释放出来,就像上了光油的油画,一切细节都变得清晰。 现下这个时间,正是中火岩茶陆续上新的时候。 正岩老丛铁罗汉、水帘洞老丛梅占《梅花落》、天心岩肉桂等,都是极具风韵的正岩好茶,值得一试。  《3》 如今茶友们能买到、收到手的岩茶,基本都是能直接喝的。 负责任的茶商在上架前,会确保茶叶已经完成褪火。 确保收到手的岩茶,像其他茶类一样,拆开包装就能喝。 但偶尔也会遇到火气还没完全褪尽的茶。 这种情况下,商家往往都会特别进行说明,需要再放上半个月或一个月。 如果喝到这样的茶,只需按照商家的提示,耐心放置一段时间即可。 一般来说,作为消费者,不太容易买到刚刚下焙的茶。 明知茶叶火气正盛,不做说明就直接上架出售,可是自砸招牌。  茶掌柜喝过没问题了,再上架,能避免很多麻烦。 不过,少数时候,茶友们也会遇到迟迟褪不出火的茶。 这样的茶,放上数月依旧一股燥气,不仅不好喝,喝多了还容易上火。 迟迟褪不了火的茶,可能是工艺出了问题。 比如焙火太急,把表皮都焙焦了,火气也被牢牢锁在叶内。 或者火功过重,把茶叶彻底焙“死”了,回天乏术。 当然,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,在正规渠道买品质有保障的岩茶,基本不会遇到。  《4》 褪完火的岩茶,最好在最佳品饮期内喝完。 盲目久存,岩茶容易返青。 返青,其实就是茶叶受潮后,重新出现青味的现象。 存放时间太长,或者仓储不当,都会导致岩茶返青。 焙完火的岩茶,始终与氧分子发生着氧化反应,即便褪火期过去,茶叶已经适饮,这个反应也不会停止。 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,氧化反应过度,茶叶就会返青。  返了青的岩茶,香气变淡,茶味变薄,青味、涩味会加重,风韵不再。 三年,是大多数岩茶的适饮期限。 并且,在此期间,岩茶要尽量隔绝潮湿和异味,存放在干燥阴凉处,以免受潮变质。 有经验的茶友,可以每隔一两个月,取一点茶叶出来试喝,检查茶叶状态。 如果发现茶汤涩感加重,出现青草味或其他杂味,说明茶叶可能开始返青了。 这时要尽快饮用,或者考虑复焙,及时止损。  《5》 岩茶收到后,能不能直接喝? 基本上,从靠谱渠道购买的岩茶,收到后都可以直接拆开喝。 如果喝出明显的燥感,又没有特别说明,记得及时找商家售后。 岩茶,从轻火到足火,火功不同,各有各的风味。 它们不怕等,只怕错过最佳品饮期。 在合适的时间,喝合适的茶,才是明智的喝茶方式。
|